以前總覺得 我不像一個媽媽
又或者
是因為害怕容貌逐漸蒼老
害怕被嫌嘮叨
害怕犧牲自己
總的來說
一切皆源於對「時不我與」四字的懼怕
孩子出世時我沒能立即看見她們
我是在全身麻醉的狀態下被叫醒的
那時她們已被抱到嬰兒深切治療部了
我只記得一醒來
我像發了狂似的 不斷追問護士她們是不是還生存
但護士們都沒有答我
因為只有兒科醫生知悉孩子的情況
在病房時我只想著要拼命餵母乳
這到底是愛還是責任呢
嗯我也分不清楚
那時我連女兒的樣子也未能看清楚
因為在溫箱裡她們總戴著小小黑超來照燈
但是看到孩子倆插著喉 要用機器幫助呼吸
我能為孩子做的 大概就只有母乳這一點
其餘的 也只能拜託醫生了
母乳導師姑娘說她當時很記得我這個產婦
因為第一次見面 她連簡介也未開始
我就搶先說
「餵母乳的路我會全程投入,請盡情教我吧!」
(她心想到底是哪來的瘋子)
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
如所有父母一樣
我和先生沒有一刻能放鬆
伴隨著不同類型兒科覆診的
就是我們恍如過山車的心情
時而憂心
時而失望
時而盼望
時而沮喪
但唯獨不會變的是
無論孩子倆最後怎樣
我倆都會拼了命去愛她們
原來漸漸地
情感會越來越深厚
心會逐漸被佔據
孩子就不知不覺有了無可替代的份量
心就這樣被分開了四份
( hey 當然有momo球和我先生的份兒 )
她們每次看著我微笑時
我仿佛感到整個世界笑逐顏開
談到這裡
我想起懷孕時看過一本書
叫《媽媽,我記得你》
講述嬰兒其實都擁有胎前記憶
只是有些孩子長大後就忘記了
而有些孩子卻能清楚描述
他們當嬰兒前 是在天上當小天使
他們會在雲朵上排隊 逐一挑選自己的媽媽
其中活潑又開朗的媽媽最受小天使歡迎
而有些小天使則會選一些正在哭泣的當媽媽
因為希望能當她的孩子 帶給她快樂
於是我常常在猜
到底我的女兒們看中了我什麼呢
每每想到這裡 就會沾沾自喜
也會提醒自己
一定要努力當個溫柔的媽媽
不然孩子覺得看錯人就不妙了 (笑)
有次我看到一位友人的面書
感慨地說
「孩子,我又在半夜餵你哄你睡,
不知道我年老了,你又會不會不眠不休哄我睡」
我當時看得鼻酸
但同時我亦想告訴你們
其實我真的沒有想要回報
我只想你把我的愛 包括我將來教導你們的
陪伴你們的時光
承傳給你們的孩子就好了
讓他們也感受到
我和爸爸有多愛你們
大概不知不覺我就有了當媽媽的樣子
變得眼淺
嘮嘮叨叨
也因為不捨得你們而變得膽怯
不過不要緊的
我願意變成能令你們幸福的任何模樣
這也是我給你們的溫柔
記於 靖打防疫針後發燒
陪伴著她 的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