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團飲食日記

 

女兒們更正年齡也快到六個月了

要展開加固的新一章

近日常常搜尋這方面的資料

本想把筆記抄在簿上

想了想 還是打在這兒比較好整理

於是這系列的「飯團飲食日記」便誕生了

 

以下是我自己打的筆記

供我個人參考的 (笑)

希望之後也能好好記錄自己的食譜

將來重看或許也是美好的回憶

 

有關六個月寶寶的加固

 

1. 如何觀察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加固?

 

– 寶寶體重達出生時的兩倍以上,及體重至少有6公斤

– 寶寶頸部已穩定,頭能抬起和左右轉動

– 有支撐的情況下,能穩定的坐好

– 吃奶時表現得意猶未盡

– 對大人餐桌上的食物有興趣,會流口水

– 大人吃東西時,寶寶會想伸手去抓

– 吐舌反應已消失,寶寶能含著小匙羹

*注意: 早產寶寶要按預產期來計算六個月啊!*

 

2. 為什麼不能過早或過晚加固?

 

過早: 會影響母乳進食量,為消化和免疫系統造成負擔,造成將來餵養困難

過晚:寶寶會營養不良,影響身體機能和智力發展;錯過鍛鍊吞嚥和咀嚼的關鍵時期,造成未來長遠健康問題

 

3. 第一次加固吃什麼?

 

因為在寶寶六個月後,她們之前從母體吸收的鐵質儲備開始不足,所以需要吃已加鐵質的輔食

當中包括:

– 已加鐵質的嬰兒米粉

– 菜泥和果泥(讓寶寶吃米粉數天,確認沒有不良反應和敏感後,便可以開始試吃。菜泥和果泥可以在同一階段試吃)

        *菜泥 (由根莖類開始,如薯仔和紅蘿蔔; 如果可以,就能加切碎後的菜葉在米粉內)

        *水果泥 (不要煮、不要打成果汁、不要加太甜的水果,以免影響味覺發育;吃完水果亦要記得喝水,以預防蛀牙)

– 肉類添加(先加白肉:如雞肉、三文魚、龍鯏魚、鱈魚,肉質幼嫩,無小骨;後加紅肉)

 

4. 如果寶寶不願意用小匙吃輔食,我可以把糊放奶瓶內嗎?

 

不建議,因為並沒有讓寶寶學習到新的進食方式,還令寶寶對奶瓶產生依賴,不利於學習進食

用小匙能讓寶寶分辦吃東西和喝奶,也能為將來吃固體食物做好準備

如果喝水,是可以用瓶子的,但也最好與奶瓶分開,可用寶寶專用的水樽,讓寶寶學會不同容器的用途

 

5. 寶寶加固後,餵奶量該怎樣調整呢?

 

在加固前:一般 700-800ml

初期加固:只是試食時,不要大幅更改餵奶量

6-12個月:加固後,600ml左右就可以了

12個月後:稍不足600ml 也能接受

1歲後:360-480ml 之間最為理想,最好不要超過500ml,因為奶類為高蛋白質,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6. 寶寶輔食工具

 

寶寶用的煮食鍋要和大人的分開,因為供寶寶用是更安全的的材質,不會沾鍋。用煮食機打出來的泥比較細滑。另外,寶寶用輔食儲存盒、專用食物剪刀、專用的刀亦須備好

*膠的儲存盒一定不可以有BPA*

 

目前飯團吃過的有: 米粉、香蕉和牙仔餅

好啦 下次再記錄女兒們吃了什麼

晩安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