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了
困惑與憤怒的眼淚會引出躲在黑暗中的妳
思緒本像湖泊
悲傷卻如餌 喚醒了最不安份的獸
令我如此憤世嫉俗
歌者唱著現實的歌謠 我書寫著喪氣的日誌
忍著胃痛 凝住想流下來的眼淚
We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經驗告訴我
今天有多糟 明天就會有多順利
但願
這個明天也一樣.
乘著這份寧靜有話對你講 還是趁著難眠夜去衝個浪 還是對著頭上朦朧月光 寫一首詩叫你明天看
by josephine chui @ hong kong
夜深了
困惑與憤怒的眼淚會引出躲在黑暗中的妳
思緒本像湖泊
悲傷卻如餌 喚醒了最不安份的獸
令我如此憤世嫉俗
歌者唱著現實的歌謠 我書寫著喪氣的日誌
忍著胃痛 凝住想流下來的眼淚
We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經驗告訴我
今天有多糟 明天就會有多順利
但願
這個明天也一樣.
乘著這份寧靜有話對你講 還是趁著難眠夜去衝個浪 還是對著頭上朦朧月光 寫一首詩叫你明天看
很小的事
已足夠讓媽媽開心好一陣子
最近澄還要牽著手才安心讓我哄睡
基本上跟中了樂透沒什麼分別 (散花)
我不太肯定這意味著什麼
但確定遇上你的那天 是一九年的愚人節
結婚後一直沒有很明確的計劃孩子這件事
覺得順其自然就好了
覺得三十二歲後再計劃也不遲
畢竟事業上還是很想繼續發展
還記得到診所檢查那天
先生陪伴著我
醫生告知我肚內有小 baby 的一刻
我立即觀察先生的神情
從他眼裡
我看到了喜悅和幸福
走出診所時
我按了按自己的小腹
心裡輕輕的說了一聲「哈囉」
感覺很微妙
大概是 hey 我肚子內有個小生命耶
現在回想 大概二零一九年四月一日
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一天
因為你正在我的肚子內
努力適應著 長大著
那時候的我
並沒有去想到那麼多
也沒可能會預計到
之後會遇見的人 發生的事
每次想記錄這個經歷時
總因不同原因而卻步
起初是因為太傷心 又怕結局是不好的
到時候我重看文字只會更痛苦
後來事情過了半年
又開始覺得
我寫這個日記是想記下開心的事啊
不開心的 不提便是了
現在 寶寶出生已過一年
我早過了回想時會垂淚的階段
感覺昇華了 覺得有責任要寫下
曾如此拼了命的 想生存的故事
《關於你》會是連載
因為故事很長篇 但無半點虛構
半點修飾也不會有 因為只有真實的文字
才能把有關生命的故事切切實實地記載
也惟有這樣 我才能讓長大後的你們
由衷的感覺到 上天曾為我 為我們
帶來多大的恩賜
關於你的故事
就由2019年愚人節那天開始說。
三十歲前的自己 常在矛盾與迷惘中徘徊
任性或軟弱
懷疑自己做錯決定
害怕讓身邊的人失望
又常記掛著自己說錯過的話
午夜夢迴 充斥著的皆是後悔
今年七月時已是三十歲的我
對自己承諾了 以後日子要好好的修行
不為誰的讚賞而活 拼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就這樣過了快兩個月
每天為女兒們煮嬰兒粥
陪伴她們
逗她們發笑
最近剛學懂靠著playmat 圍柵站著的她們
有時會睜著眼 看著大人們 說著外星話
我便坐在她們身邊 同樣地倚著柵
她們會轉過頭來看著我的眼睛 咯咯地笑
她們睡了就是我獨處的時光
能追看喜歡的電視劇 寫東西 畫畫
研究有趣而先生又會喜歡的食譜
進修也是我最近在做的事
雖然真的蠻辛苦的
但在忙碌得有點過頭的生活裡
時光飛逝 轉眼女兒們已快一歲了
我對未來偶爾還是感到很害怕的
但我想在時而平凡 時而驚濤駭浪的日子中
用著自己的節奏
努力在生活當中保留一絲恬靜淡然
這就是我想要的修行
注意 :
此片沒有可愛的寶寶片段
只有一個很累的媽在長氣的講解 (笑)
不過沒所謂啦
這就當是定期的vlog
一個私人日記
供我自己和其他媽咪參考之用 🙂
女兒們更正年齡也快到六個月了
要展開加固的新一章
近日常常搜尋這方面的資料
本想把筆記抄在簿上
想了想 還是打在這兒比較好整理
於是這系列的「飯團飲食日記」便誕生了
以下是我自己打的筆記
供我個人參考的 (笑)
希望之後也能好好記錄自己的食譜
將來重看或許也是美好的回憶
有關六個月寶寶的加固
1. 如何觀察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加固?
– 寶寶體重達出生時的兩倍以上,及體重至少有6公斤
– 寶寶頸部已穩定,頭能抬起和左右轉動
– 有支撐的情況下,能穩定的坐好
– 吃奶時表現得意猶未盡
– 對大人餐桌上的食物有興趣,會流口水
– 大人吃東西時,寶寶會想伸手去抓
– 吐舌反應已消失,寶寶能含著小匙羹
*注意: 早產寶寶要按預產期來計算六個月啊!*
2. 為什麼不能過早或過晚加固?
過早: 會影響母乳進食量,為消化和免疫系統造成負擔,造成將來餵養困難
過晚:寶寶會營養不良,影響身體機能和智力發展;錯過鍛鍊吞嚥和咀嚼的關鍵時期,造成未來長遠健康問題
3. 第一次加固吃什麼?
因為在寶寶六個月後,她們之前從母體吸收的鐵質儲備開始不足,所以需要吃已加鐵質的輔食
當中包括:
– 已加鐵質的嬰兒米粉
– 菜泥和果泥(讓寶寶吃米粉數天,確認沒有不良反應和敏感後,便可以開始試吃。菜泥和果泥可以在同一階段試吃)
*菜泥 (由根莖類開始,如薯仔和紅蘿蔔; 如果可以,就能加切碎後的菜葉在米粉內)
*水果泥 (不要煮、不要打成果汁、不要加太甜的水果,以免影響味覺發育;吃完水果亦要記得喝水,以預防蛀牙)
– 肉類添加(先加白肉:如雞肉、三文魚、龍鯏魚、鱈魚,肉質幼嫩,無小骨;後加紅肉)
4. 如果寶寶不願意用小匙吃輔食,我可以把糊放奶瓶內嗎?
不建議,因為並沒有讓寶寶學習到新的進食方式,還令寶寶對奶瓶產生依賴,不利於學習進食
用小匙能讓寶寶分辦吃東西和喝奶,也能為將來吃固體食物做好準備
如果喝水,是可以用瓶子的,但也最好與奶瓶分開,可用寶寶專用的水樽,讓寶寶學會不同容器的用途
5. 寶寶加固後,餵奶量該怎樣調整呢?
在加固前:一般 700-800ml
初期加固:只是試食時,不要大幅更改餵奶量
6-12個月:加固後,600ml左右就可以了
12個月後:稍不足600ml 也能接受
1歲後:360-480ml 之間最為理想,最好不要超過500ml,因為奶類為高蛋白質,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6. 寶寶輔食工具
寶寶用的煮食鍋要和大人的分開,因為供寶寶用是更安全的的材質,不會沾鍋。用煮食機打出來的泥比較細滑。另外,寶寶用輔食儲存盒、專用食物剪刀、專用的刀亦須備好
*膠的儲存盒一定不可以有BPA*
目前飯團吃過的有: 米粉、香蕉和牙仔餅
好啦 下次再記錄女兒們吃了什麼
晩安嚕
「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出自陌上花三首
講述吳王每年也讓他愛妻回鄉探親
但每次他也非常掛念她
某次他忍不住了 派人給她一封家書
寫道: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意指 田間阡陌上的花都開了 你可以慢慢回來了
這段時間都沒睡好
因為會很擔心靖的情況
怎樣說呢
就是她左手反應很緊張 不常抓東西
加上她出生時是極早產的寶寶等等
每每嘗試上網搜尋她是怎麼了
顯示的都是嚴重的事
每次看完會難過幾天
然後還是要重新站起來
為所有情況想後備方案
我知道每個寶寶也有自己的步伐
所以希望女兒們只是走得比較慢
而且 一路走來 從醫院nicu到加護病房到跟我們回家
從用小胃喉到慢慢喝20ml 再喝一安士
她們一直很努力了
媽媽會一直提醒自己 別急 別急
女兒們
夏天快來了 路上的花都開好了
但不用急的
媽媽會一直等你們向前走
不管你倆走到哪裡
只要一抬頭
我和爸爸都會在
🙂
以前總覺得 我不像一個媽媽
又或者
是因為害怕容貌逐漸蒼老
害怕被嫌嘮叨
害怕犧牲自己
總的來說
一切皆源於對「時不我與」四字的懼怕
孩子出世時我沒能立即看見她們
我是在全身麻醉的狀態下被叫醒的
那時她們已被抱到嬰兒深切治療部了
我只記得一醒來
我像發了狂似的 不斷追問護士她們是不是還生存
但護士們都沒有答我
因為只有兒科醫生知悉孩子的情況
在病房時我只想著要拼命餵母乳
這到底是愛還是責任呢
嗯我也分不清楚
那時我連女兒的樣子也未能看清楚
因為在溫箱裡她們總戴著小小黑超來照燈
但是看到孩子倆插著喉 要用機器幫助呼吸
我能為孩子做的 大概就只有母乳這一點
其餘的 也只能拜託醫生了
母乳導師姑娘說她當時很記得我這個產婦
因為第一次見面 她連簡介也未開始
我就搶先說
「餵母乳的路我會全程投入,請盡情教我吧!」
(她心想到底是哪來的瘋子)
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
如所有父母一樣
我和先生沒有一刻能放鬆
伴隨著不同類型兒科覆診的
就是我們恍如過山車的心情
時而憂心
時而失望
時而盼望
時而沮喪
但唯獨不會變的是
無論孩子倆最後怎樣
我倆都會拼了命去愛她們
原來漸漸地
情感會越來越深厚
心會逐漸被佔據
孩子就不知不覺有了無可替代的份量
心就這樣被分開了四份
( hey 當然有momo球和我先生的份兒 )
她們每次看著我微笑時
我仿佛感到整個世界笑逐顏開
談到這裡
我想起懷孕時看過一本書
叫《媽媽,我記得你》
講述嬰兒其實都擁有胎前記憶
只是有些孩子長大後就忘記了
而有些孩子卻能清楚描述
他們當嬰兒前 是在天上當小天使
他們會在雲朵上排隊 逐一挑選自己的媽媽
其中活潑又開朗的媽媽最受小天使歡迎
而有些小天使則會選一些正在哭泣的當媽媽
因為希望能當她的孩子 帶給她快樂
於是我常常在猜
到底我的女兒們看中了我什麼呢
每每想到這裡 就會沾沾自喜
也會提醒自己
一定要努力當個溫柔的媽媽
不然孩子覺得看錯人就不妙了 (笑)
有次我看到一位友人的面書
感慨地說
「孩子,我又在半夜餵你哄你睡,
不知道我年老了,你又會不會不眠不休哄我睡」
我當時看得鼻酸
但同時我亦想告訴你們
其實我真的沒有想要回報
我只想你把我的愛 包括我將來教導你們的
陪伴你們的時光
承傳給你們的孩子就好了
讓他們也感受到
我和爸爸有多愛你們
大概不知不覺我就有了當媽媽的樣子
變得眼淺
嘮嘮叨叨
也因為不捨得你們而變得膽怯
不過不要緊的
我願意變成能令你們幸福的任何模樣
這也是我給你們的溫柔
記於 靖打防疫針後發燒
陪伴著她 的夜深
今天是小飯團的半歲生日
其實每逢到了9號
我都特意幫她們穿得美美的
好讓她們拍些可愛照片作紀錄
今晨忽發奇想
不如自己焗個小蛋糕 稍作裝飾
為她們在家中開一個小小生日派對
公公婆婆買來了晚餐和禮物
我下午專誠外出買了弄蛋糕的材料
張羅了半天便跑回家 深怕來不及準備
結果一切都很順利
除了我焗的蛋糕
它看起來相當扁塌
味道及質感亦非常奇怪
總括來說 就是一個失敗了的麪粉食物
這件事令我想起
最近終於為自己購買了Masterclass
每次上課前 我都打開筆記簿
備好文具 磨拳擦掌 興奮莫明
其中一個老師為 David Sedaris
他教我們寫作 而他本人除了是暢銷作家和編劇
亦被 Times 美譽為「最幽默的人」
在課上 他提到每當他遇到窘境
都會跟自己說
「幸好我是一個作家,我又可以寫下這些不如意了」
寫作這回事 令他不再害怕困難
亦令他更熱衷去擁抱生命裡的不確定
我該感謝這位素未謀面的名人老師
從前的我 遇上蛋糕毁掉這件事
一定會耿耿於懷
覺得是因為自己的錯 令生日會變得不完美
而連番怪責自己
現在我正努力學習釋懷
用幽默的心情告訴自己
至少這個怪蛋糕令半歲生日會有亮點啊
至少我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啊
至少我知道下次只能用兩顆蛋 不是三顆啊
啊對了
家人知道我的蛋糕失敗後
依然嚷著要試吃 要支持我
雖然每人只吃了一口就沒再吃了 (笑)
但還是讓我感受到家人對我的愛
這大概就是忙了一整天後
最大的收獲了 (淚光)
我的女兒們
祝願你們身體健康
將來當一個知冷知熱的人
也願你們終有一天知道
今天的我們有多為你們高興
願你們平安 快樂
謝謝選擇我去當你們的媽媽
謝謝你們賞面出席我弄的半歲生日派對 :’)
小時候因為父母而不開心
自覺難過得無法言喻時
我習慣了給他們寫信
(是手寫啊當年短訊是要收費的)
委屈時會邊哭邊寫
覺得不公平時寫得戰戰兢兢
學會了婉轉的表達訴求
有年母親要到法國受訓兩星期
我每天都給她寫信
讓她回來時能一次看完
信內盡是我每天的瑣碎上學日常
還有滿滿的思念
婚後不跟母親同住
在疫症期間更是久久未能見面
有次難得二人相聚
她跟我說 有次想念我
便翻開我寫過的信
讀到年少的我
寫道有次想給她驚喜 特意為她分擔家務
但因沒有達到她的要求 被她發脾氣而難過
結尾我還是跟她道歉了
說我知道她疼我
媽媽說她重讀此信時
忍不住淚流滿臉 內心滿是愧疚
她重提此事時
眼睛又紅了一圈
其實這件小事我一早就忘了
當年所感到的不憤
已隨手寫的文字煙消雲散
也沒想到若干年後
會為母親帶來如此深刻感受
亦令我更覺與她親近
一直覺得文字的威力很大
因為能治療心情
亦能梳理情緒
現在我亦希望能透過網誌
令偶爾路過的你在忙碌中得到一絲溫暖
我會繼續寫下去的
將來讓女兒看看感性的我也好 (笑)
最後附上這首歌
是我先生介紹我聽的版本
聲音很溫暖
亦令我發現原來歌詞寫得那麼有故事性 那麼動人
其實自孩子出生後
濕疹就變得比以前更嚴重
特別是去年十一二月時
面部和頸部總是又紅又乾
記得當時痕癢得想買類固醇藥膏來塗
(明明已經戒了類固醇很久
痕癢程度可想而知)
經過購買和嘗試不同的護膚品
像神農嘗百草 (不過神農的草是免費的)
付過很多冤枉錢後
得出了三枝最適合我當時情況的保養品
最後皮膚也總算康復了 (喜極而泣)
最驚喜的是
這些護膚品有令我膚質變好
還有一點是 它們都很便宜 !!
(驚喜一浪接一浪)
太多想說
我就直接拍短片說明好了
這是我第一次拍片
其實超級緊張亦很害羞
不過拍完還是覺得很好玩
(也因為困了在家太久
終於能說話很暢快)
儘管要留在家
希望今天的你也遇到了好玩的事情
嘻嘻
下次再談
My Skincare list: